低潮中的快消B2B难在哪?

2019/4/4 9:22:38

2017年上半年19笔融资,超过30亿元的资金,证明了业界对于2016年下半年兴起的快消B2B的认可。

彼时,京东新通路、阿里零售通入局,大润发e路通利用店仓合一的门店优势强势加入,此外还有雅堂小超、店商互联、芙蓉兴盛、易久批等,加之中商惠民、掌合天下,构成了互联网对快消品传统通路的改造舰队。

然而2017年下半年至今,雅堂小超宣布倒闭,创始人锒铛入狱;店商互联、棒小店、进货宝等相继停止运营或大量裁员;中商惠民、掌合天下也屡陷负面消息风波;就连那些背靠互联网巨头的大玩家也被指一年亏损几十个亿。

行业整体似乎陷入了低潮,观察者多持悲观态度。业界普遍的声音是,2019年是快消B2B的行业大洗牌阶段。那么,逻辑上可行的快消B2B到底为什么如此难做?为此,亿邦动力与多位快消行业人士和观察者进行沟通,试图找到一些行业发展的难点。

一、产品毛利低

回归产品是研究行业的最好方法。

如果简单划分产品,可以分两类:一类是高频、低利润的走量产品;一类是低频但是高利润的产品。快消品显然属于前者,大部分商品都是超低利润。据掌合天下前副总裁张龙飞介绍,5%的毛利算是比较高的,很多商品的毛利只有2%-3%。这是快消品的第一个特点。

低毛利的产品特点决定渠道利润多来自产品的销量,多销才能支持薄利。因此,只有销量规模非常大才能玩的转互联网快消,而大多数创业者往往闯不过销量这一关。

在这个过程中,资本将起到重要作用。但是,“B2B是需要时间与基础建设的,而VC2C的方法套到B端(操作)上显得太急功近利。一位不愿具名的快消B2B企业创始人如此评价资本的作用。

【文章来源:亿邦动力网】